巡視整改激發內生動力!中國紀檢監察報聚焦中核集團高質量完成巡視全覆蓋
近日,中核集團黨組按照原計劃提前一年完成了對110家成員單位的內部巡視。在巡視過程中,集團黨組緊緊圍繞巡前、巡中、巡后三個時段,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做實整改監督,切實做到“信息共通、資源共享、成果共用”,逐步實現從“協同配合”走向“貫通融合”,為進一步構建集團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工作格局奠定了扎實基礎。
2020年10月21日,中核集團黨組第三巡視組在海南核電現場工程觀景平臺,了解海南核電在建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情況。
完善機構設置 建立權威高效職責體系
“現在比以前的壓力大了,但動力更強了。”參加工作14年來,簡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忙碌而充實。
簡閱所說的壓力和動力,來自中核集團黨組對110家成員單位實施的內部巡視。“我們在首輪巡視啟動較往年晚了3個月的情況下,堅持目標不變,原定5年完成的巡視全覆蓋提前了1年多。”
參與此次巡視工作之前,簡閱的職務是中核集團戰略規劃研究總院財務處處長。此次巡視工作中,他以巡視組副組長的身份,將工作重點放在健全體制機制、構建權威高效職責體系上。
“此次的全覆蓋過程中,所屬成員單位絕大多數在2017年之后才逐步開展巡察工作,很多單位僅由1名兼職巡察干部負責日常管理。”中核集團黨組巡視辦公室主任劉德國說,黨組巡視“時間緊、任務重”,成員單位“起步晚、力量弱”,這是巡視巡察工作必須面對的客觀實際。
“我們成立了由黨組書記任組長,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黨組專職副書記和紀檢監察組組長任副組長的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根據形勢任務發展單獨設立黨組巡視辦公室作為總部的職能部門。”劉德國介紹。
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全集團建立起“三級聯動、四方協作”的巡視工作領導與協作機制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黨組負責全面領導,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指揮調度,巡視辦統籌協調,巡視組具體實施,總部有關部門大力協同,被巡視黨組織密切配合,為黨組巡視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隨著巡視工作的深入,巡視組組成機制由初期的“兼職為主”向“專兼結合”轉變。比如,在巡視組組長的配置上,巡視辦優先從成員單位紀委書記中挑選政治過硬、政策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從集團公司總部部門、成員單位紀委書記后備庫、成員單位中層干部隊伍中擇優選用正處級干部擔任副組長,注重把干勁足、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巡視隊伍。
“3年多來,我們先后抽調27名公開選拔的40歲以下黨組管理年輕干部擔任副組長。”中核集團人力資源部主任楊朝東表示,集團充分考慮巡視干部的專業特長、工作經歷等,結合每輪對象和監督重點,統籌調配巡視隊伍,力求巡視組人員組合效能最大化。
同時,在日常巡視工作中,中核集團深度實施“組辦融合一體化”運作機制,打破巡視組與巡視辦的界限,堅持人員交流融合,充分利用巡視辦的政策平臺優勢和巡視組的基層實踐優勢,選拔優秀的巡視組副組長和聯絡員參與巡視辦日常工作,將巡視辦管理干部分批次編入巡視組一線進行鍛煉,促進巡視干部能力素質“雙提升”。
“此外,我們還邀請外部專家、內部行家以及業務骨干圍繞政治建設、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開展全方位學習;巡視期間,通過組長帶隊伍,副組長‘老帶新’,組員‘傳幫帶’以及組內和組辦‘復盤’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巡視干部的政治和業務能力。”中核集團黨組巡視辦公室巡視工作處處長田雅君說。
據統計,3年多時間,共有344名干部先后被抽調參加集團巡視工作,其中70人被提拔重用。
2021年6月8日,中核集團黨組第六巡視組巡視“回頭看”中核浦原時下沉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查看車間現場設備安全情況。
巡視巡察聯動 突出信息情況互聯互通
曾經一段時期,集團公司各方面的監督檢查發現,黨組在生產經營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工作部署要求在貫徹落實過程中存在工作力度、責任壓力逐級遞減的情況,“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在一些單位還有生存的土壤。
如何突破“腸梗阻”,把中央和集團公司黨組各項部署要求傳導至各級黨組織?中核集團加強實踐創新,探索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機制。
“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作出部署,要求推進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充分發揮黨內監督利劍和密切聯系群眾紐帶作用。”中核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王杰之說,黨組巡視是針對一類、二類單位黨組織,層級相對較高;成員單位內部巡察對象一般是基層黨委、總支、支部一級的基層組織,相比巡視,監督對象的數量更多,層級更低,“因此,各單位的巡察工作方案、檢查內容,不宜搞‘一刀切’,也不能簡單照搬巡視的做法”。
通過19次巡視巡察聯動的探索實踐,中核集團逐步形成了“任務部署聯動、組織方式聯動、信息運用聯動、輿論宣傳聯動、隊伍力量聯動、成果運用聯動”的“六個聯動”工作機制。
按照工作機制,巡視組進駐后,與被巡視單位黨委組成巡視巡察聯動領導小組,共同研究確定巡視巡察聯動對象、實施方案、工作重點等。每次巡察前,被巡視巡察單位的紀檢、審計、組織人事、財務等部門主動向巡視組、巡察組通報有關情況;巡察中,巡視組、巡察組共同開啟舉報信箱,協同處置問題線索;巡察后,共同編制巡察報告。巡視組、巡察組統籌選派3名巡視干部(其中1名常駐,2名機動)、9名巡察干部參與日常工作,巡視組成員每天下午5點半,準時列席巡察組內討論會議,對巡察現場工作進行評估,提出意見建議,對巡察發現問題進行“講解式”答疑解惑,幫助巡察組進一步提高發現問題質量。巡視組、巡察組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通報監督檢查過程中的有關情況,將發現的重點問題納入巡視報告。
“找到了與自身職能職責相契合的點,才能精準施策、精準監督。”王杰之舉例說,比如承擔重大工程的單位,就立足于項目的安全、質量、進度、投資、資金管控等工作;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采購領域的專項工作等,要通過巡察推動基層組織落細、落實、落到位。“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完善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體系,解決了‘最后一公里’問題,有力推動解決了成員單位黨委‘巡不深、察不透’等問題。”
2020年11月9日,中核集團黨組第六巡視組巡視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期間,查閱同位素生產加速器安全檢查記錄。
壓實整改責任 強化巡視巡察成果運用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這十六字巡視工作方針,是黨中央對巡視工作的基本要求。中核集團在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的基礎上,在推動整改、促進發展上下更大功夫。
“新發展理念必須貫徹到‘十四五’規劃中,超規格配備的15名干部要整改到位,財經紀律執行不嚴格的幾個單位要及時提醒”。今年年中,中核集團黨組書記余劍鋒在主持召開黨組會專題聽取2021年第一輪巡視情況匯報時,針對巡視發現的21家成員單位黨組織存在的突出問題,當場點人點事。
余劍鋒介紹,從前幾年巡視情況來看,發現成員單位黨組織在巡視、審計反饋問題和主題教育檢視問題整改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問題整改未見底甚至反復發生還具有一定的共性。針對這一情況,今年,集團公司黨組全面進行巡視“回頭看”,整改責任落實情況、整改措施完成情況等就是“回頭看”的關注重點。
做到常規巡視和“回頭看”兩個全覆蓋,就要看“后半篇文章”到底做得如何。首先就是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各單位黨委真正從內心把整改落實作為管黨治黨、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
“為此,黨委書記承擔第一責任人責任,對巡視整改工作的重要事項、重要環節親自部署、協調、督辦,不當甩手掌柜。班子其他成員針對分管領域,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中核集團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陳燁說,通過各層級整改責任的落實,職工群眾感受到巡視真嚴敢嚴的權威和力量,感受到黨委真改實改的態度和決心。
“同時,我們做實做細巡視整改日常監督。”中核集團紀檢監察組針對“兩核”重組以來接受黨組巡視的53家成員單位的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監督檢查;黨組巡視辦建立巡視整改跟蹤臺賬,定期匯總梳理整改數據,及時發現不足和短板,為全面開展“回頭看”提供有力支撐。
巡視發現的問題是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提升管理的“富礦”。某公司年營業收入超過4億元、利潤總額超億元,但該公司基礎設施落后、生產設備老化、產品競爭力不強。通過個別談話、調閱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巡視組發現該公司沒有做好戰略統籌和長遠規劃,科技創新內生驅動不足,市場核心競爭力不強。
隨即,該公司黨委加快創新步伐,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為實現“十四五”期間公司整體上市積極準備。
“強化巡視巡察成果運用,對照集團巡視反饋意見、歷年巡視共性問題清單等,形成‘舉一反三查擺、融入日常改進、觸類旁通使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把整改清單轉化為成果清單。”王杰之說,“注重發現和推動解決制約被巡視單位改革發展的深層次和瓶頸問題,真正把巡視成果轉化為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這才是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的應有之義。”
2020年8月24日,中核集團黨組第六巡視組巡視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期間,深入了解核儀器公司的全自動高速SMT(元件表貼技術)生產線,該產線用于輻射測量儀表電路控制單元的自動化貼片生產,相比人工手動焊裝電路,生產效率提升近20倍。
(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