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進行時 | 中國鈾業大力推進系統性重組改革

中國鈾業伊犁天然鈾生產基地
近日,中國鈾業有限公司新組建的中核地質科技有限公司、中核甘肅礦業有限公司、中核新疆礦業有限公司在北京、甘肅、新疆同時舉行了揭牌儀式。2023年1月12日,中核資源發展有限公司、中核海外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中國鈾業首批次5家單位揭牌,12個產業集群近半數登臺亮相,標志著中國鈾業系統性重組改革進入了實質運作階段,翻開了改革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中國鈾業是我國鈾礦勘查的國家隊、主力軍,是我國天然鈾產品的專營供應商,主要從事國內外鈾等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工作,是中核集團的地礦專業化公司,肩負著為核能發展提供鈾資源保障的使命。中國鈾業現有海內外職工總數近萬人,法人戶數126戶,直管單位29家。
中核地質科技有限公司揭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強調,“企業要增強活力、提高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改革創新”。中國鈾業主動作為,編制了重組改革方案,按照專業化、區域化、集約化的思路,將直接管理單位從29家整合為12家,將126戶法人組合為12個集約化規模化的產業集群。中核集團黨組副書記王杰之在中國鈾業重組改革推進會上強調:“新形勢新要求下,推動鈾業系統重組與調整改革,既是集團公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鈾業主動求變、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的具體實踐。”
改革是歷史傳承,也是歷史主動
從歷史上看,中國鈾業系統一直在積極變革,從地勘單位屬地化到地質和礦冶一體化,再到南方硬巖礦山改革,以及專業化公司的實體化運作,每一步都涉及面廣、決心大、力度大、收效明顯。
此次重組改革涉及到中國鈾業所有成員單位,有的是要整合,也有的要分拆,改革基本覆蓋到了中國鈾業近萬名職工。在成員單位重組之前,刀刃向內,先對本部進行精簡調整,對本部部門和人員進行了壓縮,對職能進行了優化調整。為什么敢于推進如此涉及面廣、力度大的改革?中國鈾業董事長、黨委書記陳軍利表示,深化改革已經深深融入了核地礦人的精神血脈。對本次改革,我們有思想準備,有系統謀劃,有充分溝通交流,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把深化改革做好,抓住歷史機遇,不辜負職工的期待,奮力續寫改革發展新篇章,再創中國鈾業新的歷史輝煌。
從2019年初到2022年底,中國鈾業主營收入和利潤增長了2倍。連續幾年的高速高質量發展,中國鈾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近5年內年度考核均居于集團公司前列,本部和成員單位連續4年獲得集團公司業績突出貢獻獎。面對這些成績,中國鈾業沒有安于現狀。陳軍利說,“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得過且過,要通過系統性的思考找出當前階段的主要矛盾,從歷史發展的縱深上思考當前階段改革的主要任務,增強深化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中國鈾業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規模不均衡、布局結構不合理等結構性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生產要素配置無法滿足產能快速提升和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只有大刀闊斧實施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性上解決問題。掌握歷史規律,擔當歷史使命,推動系統性改革是中國鈾業的主動選擇,也是順勢而為的戰略舉措。
改革有經驗積累,也有堅實保障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中國鈾業勤于系統謀劃,敢于動真碰硬、勇于開拓創新,規范嚴格做好臺賬規定動作,確保做到“必答題”滿分交卷;抓深抓透科研院所改革、“雙百行動”等專項動作,實現了“選答題”答出亮點;全力謀劃推動股改上市、重組改革等自選動作,在“附加題”上彰顯了改革的力度和成色。2019年整合化冶院、核四院組建中核礦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響中核集團科研院所改革第一槍,該公司作為科研院所改革的排頭兵和“雙百行動”試點單位,改革以來取得了一系列脫胎換骨的變化,科技創新能力、經濟發展能力、公司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得到余劍鋒董事長“行動快、效果好、講政治、有活力”的高度肯定,在國資委年度專項考核中獲評了優秀等級。遙感中心和核地研院大力推進三項制度改革,薪酬評估成績在集團公司領先;內蒙古礦業公司和新疆礦業公司生產遠程管控系統不斷升級,技術變革助力運營管控模式的現代化國際化;多平臺、多地域運營管控信息化平臺的示范應用范圍不斷擴大,OA系統的功能不斷優化完善。幾年來中國鈾業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持續探索,在改革意識、改革經驗、保障條件等方面不斷積累,取得了一系列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和成果,為全面推進重組改革提供了堅實有效的支撐,保障系統性重組改革有序可依、有章可循、有條不紊。
綠色環保高效的集約化天然鈾生產廠區
改革是重組調整,更是全面提升
此次重組改革既不是簡單的機構整合,也不是“新瓶裝舊酒,穿新鞋走老路”,而是在實施機構整合的同時,推進業務的專業化集約化整合,著力加快體制機制的全新變革。從職能管理的角度,戰略規劃管理、經濟運行管控、績效考核、干部培養和選拔、企業文化、風險管控、紀檢監督等工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對標先進,實施全方位的優化。從業務管理的角度,地勘管理組織方式、鈾礦生產管控方式、項目管理方式等也要切實推進管理提升,實現提質增效。
在三項制度改革方面,要更大力度進行變革,在市場化用工、干部公開選聘、管理人員和員工退出等方面嚴格標準,動真碰硬;在浮動工資占比、同級同類人員收入差距倍數上持續發力。在管理體系優化方面,推進大部制改革,大幅精簡管理機關和管理人員,機關管理人員壓縮30%左右;加大授權力度,根據成員單位經濟規模、產業特點和風險承受能力逐家確定授權額度,實行一企業一清單;縮短決策流程,提高決策效率,形成更加順暢的管理鏈條。通過激發各個經營單位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支撐中國鈾業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超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全力為集團公司穩增長做出貢獻。
改革是發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
中國鈾業在方案編制過程中多次召開黨委會、專題會研究,并認真征求成員單位意見,中國鈾業領導也深入基層調研,聽取干部職工對改革的意見建議,感受到了廣大干部職工對這次改革的熱切期盼。本輪改革方案著重提出要注重保持職工隊伍的穩定,拓展職工的發展通道,讓大家明明白白看到改革帶來的機遇,切切實實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中國鈾業產業的拓展需要更多的骨干涌現出來,擔當重任,大家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平臺,更多的舞臺。隨著改革的推進,要逐步將生活基地城鎮化。地礦人在冰天凍地中戰天斗地,感天動地,書寫地礦人的“詩和遠方”,但是工作中的艱苦奉獻和生活基地的城鎮化并不矛盾。要盡量把職工的家安在城市里面,讓家庭能融入城市的繁華,讓孩子有良好的教育機會,讓家人有體面的生活,讓職工活出中國鈾業人的幸福指數!
天然鈾地浸施工現場
改革平穩有序,高效推進
2022年12月30日,中國鈾業召開了改革推進會,細致深入地對“為什么要改、改成什么樣”進行了宣講,對“如何改”進行了全面部署,全系統29家成員單位中層以上干部參加了會議。目前,8家需要更名的單位基本完成更名,將“中核”移到了公司名稱最前面,形成了“中核地質科技、中核新疆礦業、中核湖南礦業”等譜系化的名稱序列。中核甘肅礦業新設注冊經過了甘肅籌備組的不懈努力,取得了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的大力支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在批復三天內拿到了營業執照。
各個改革籌備工作組成立后,迅速開展工作,展開深層次對接,進一步優化總體實施方案,編制專項方案。核地研院和遙感中心領導班子開展了3輪全面對接,系統梳理兩家單位的人員、科技、資質、市場情況,編寫總體方案及多個專項方案。中核地質勘查集團籌備組召開專題會,向地勘單位通報改革思路和進展情況,征求所屬單位意見。中核礦業科技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大成制藥和北方鈾業就產業融合開展交流。中國鈾業重組改革工作總體有序平穩高效推進,目前已完成首批5家單位的掛牌,其他4家更名的單位將在春節后掛牌。計劃所有單位要在3月31日前完成管理部門的整合,按照新機構新模式運營。
改革是強勁助力,發展是硬道理
中國鈾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成說:“我們一面推進改革,一面編制明年的經營計劃,確保不出現經營業績波動,讓改革早見成效。” 2022年,中國鈾業主動擔當,為集團公司穩增長做出18億元的貢獻。2023年,中國鈾業在推進重組改革的同時,要確保發展增速不降,確保規劃年度目標和任期考核任務全面完成。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發展是改革的目的。中國鈾業通過本輪重組改革,進一步增強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堅定戰略自信向著“十四五”規劃目標邁進。預計“十四五”末,鈾礦勘查和開發進程全面提速,資源掌控力和國際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躋身國際知名鈾業公司前列;改制上市提前完成,成為A股市場上有優良業績優良、有想象空間的績優股;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大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成果,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產業經濟保持高速高質量持續增長,收入規模超過300億元,利潤25億元以上;公司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場化機制更加靈活高效,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鈾業將以銳意改革的戰略自信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天然鈾供應商和以鈾為本的科技型礦業公司,加快推進天然鈾產業更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核工業強國建設再立新功?。ㄖ袊櫂I 田勝軍)